

了解西畴最新资讯、时事热点,请关注“北回视听”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头条号、微博号、下载“回归西畴”客户端APP!
“远方的朋友,欢迎到壮乡来,喝一杯壮乡甜米酒,请你留下来。”在“女子太阳节”上,西畴县汤谷村村民唱着悠扬的壮家民歌欢迎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大家接过甜米酒跳着竹竿舞,走过风雨桥,和壮乡儿女共庆共享民族文化的盛会。

连日来,“2023中国·西畴女子太阳节”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体验。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央视频、新华网、云南日报、文山日报、文山广播电视台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西畴民族节庆活动的开展,媒体记者手持“长枪短炮”忙碌的身影在现场来回穿梭,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向社会各界展示着西畴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让西畴的太阳“女神”在全国各地闪耀着民族光芒。



女子太阳山祭祀、西畴IP发布、炫彩晚会、圣火传递等活动,分别通过风芒APP、“视听文山”视频号、“北回视听”视频号、抖音号全程直播,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同时发起#女子太阳节相关话题,线上互动气氛热烈,相关报道及直播总浏览量超过了600万+,线下节庆活动持续高涨不减。

记者来到汤谷村,节日的欢腾还未散去,道路两旁停满了前来观光的车辆,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叫卖声、欢笑声、歌声呈现出乡村旅游经济“复燃”的盛况,来回穿梭的中巴车更是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骑行爱好者齐聚西畴,他们一起穿越北回归线,在神奇的喀斯特绿洲上寻觅人寿田丰的大好风景。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走进了《山海经》中的“日出汤谷”之地,探秘古老的神话,住进壮家老宅,聆听十二道弯传来的“太阳古歌”。他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更具有文化特色。

自驾游爱好者 陈达超:我在手机上看到西畴要举办精彩节日活动的新闻,就约上朋友一起来了,第一次来西畴,我感觉真的比我想象中的要好,西畴人民很热情,这里的美食、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我都很特别感兴趣,在这里的5天感觉很开心,和他们一起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到这里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人入胜,极具特色的壮族歌舞、五彩纷呈的焰火篝火表演和具有人间烟火气的美食街……吸引着各地游客乘兴而来。一篇篇精彩的图文报道,和一场场直播间的交流互动不断,不仅展示着壮家儿女的感恩情怀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场景,也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送上一道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大餐。

游客 宴自暖:我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和直播这些社交平台上看到了汤谷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很有意思,今天就和家人过来参加篝火晚会了,气氛太好了,希望下次还可以来参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此次女子太阳节的举办西畴县采取了以节为媒、借节传播的方式,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了汤谷壮族“女子太阳山祭祀”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西畴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也是西畴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提升西畴形象、促进旅游发展的有力举措。
把太阳节举办成壮乡狂欢的盛会、民族文化的盛会、旅游发展的盛会、民族团结的盛会,促进文旅融合共发展。不少村民表示:“我们非常开心能打响太阳节这块旅游‘文化名片’,我们努力的服务好来自各地的游客朋友,希望即使节日过后,也能有很多游客来到汤谷村游玩。”

据统计,女子太阳节期间西畴县旅游综合收入达843.76万元,乡村旅游还在持续升温,民族特色之花不断绽放。西畴县文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充分挖掘文旅资源,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引导各民族发展文旅产业,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文旅活动中来,努力实现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大提升、经济效益大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记者: 徐彩娟 徐荣银
图片:柏跃飞 张国君 黄玲
编辑:杨德春
责编:刘明波
终审:李发雷
更多资讯扫码关注《北回视听》微信公众号,下载《回归西畴》客户端APP。
长按识别关注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76-7622360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
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061
西畴县西洒镇金玉路56号